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分析 >详情

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石油储备战略的意义)

  • 股票分析
  • 2024-09-08 13:21:07
  • 798

欧佩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世界探明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比2002年增长1%,其中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分别占78.3%和21.7%。从地区来看,北美储量为272亿桶,拉丁美洲为1164亿桶,东欧为883亿桶,西欧为184亿桶,中东为7359亿桶,非洲为1055亿桶,亚太地区为459亿桶。探明储量最高的五个国家是:沙特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33亿桶;伊拉克,1150亿桶;科威特,990亿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978 亿桶。 2003年,全球平均日产石油6709万桶,比2002年增长4.9%,其中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分别占40.1%和59.9%。北美日产量719万桶,拉丁美洲954万桶,东欧994万桶,西欧563万桶,中东2045万桶,非洲727万桶,亚太地区该地区的石油储量为708万桶。世界主要产油国(地区)包括:前苏联,日产量977万桶;沙特阿拉伯,841万桶;美国,574万桶;伊朗,374万桶;中国,341万桶;墨西哥,337万桶。去年全球石油产品日消费量达到7490万桶,比2002年增长2.2%。北美日消费量为2233万桶,拉丁美洲为619万桶,东欧为506万桶,西欧为1390万桶。中东为420万桶,非洲为236万桶,亚太地区为2086万桶。主要消费国家(地区)包括:美国,日消费2020万桶;中国,548万桶;日本,514万桶;前苏联,380万桶;德国,259万桶。去年,石油进口国家和地区日进口量为4049万桶,比2002年增长6.3%。北美日进口量为1124万桶,拉丁美洲为188万桶,东欧为99万桶,西欧为99万桶。欧洲为1164万桶,中东为50万桶,非洲为73万桶,亚太地区为1351万桶。主要进口国包括:美国,日进口1035万桶;日本,416万桶;韩国,217万桶;德国,214万桶;法国,171万桶。石油出口方面,去年全球每日石油出口量达到4007万桶,比2002年增长6.7%,其中来自OPEC的石油占1950万桶,占比48.7%。北美每日出口158万桶,拉丁美洲477万桶,东欧648万桶,西欧437万桶,中东1471万桶,非洲597万桶,亚太地区该地区的产量为219万桶。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日出口量652万桶;前苏联648万桶;挪威,269万桶;伊朗,240万桶;尼日利亚,230万桶;墨西哥,210万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5万桶。

衡量剩余石油可以使用多少年的重要指标是储采比,即储量与产量的比值(R/P)。根据最新BP能源信息统计,目前全球主要地区石油储采比如下(图1):拉丁美洲最高,在120以上。结合右侧历史数据,变化情况该地区储采比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今年委内瑞拉重油资源被确认为探明可采储量;其次是中东,超过80个;其他地区都在50个以下,亚太地区甚至不到20个。换句话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储量还不到20年。其中,拉丁美洲数值最高,在120以上。结合右侧历史数据,该地区储采比变化源于技术创新。今年,委内瑞拉重油资源被确认为探明可采储量;其次是中东,80以上;其他地区均在50个以下,亚太地区甚至不到20个。换句话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储量还不到20年。但我们不能片面认为储采比是绝对的。这个值正在改变。结合右边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地质储量可以逐渐变为探明储量并可以开采。生产比例将会提高;当新油田被发现时,储量就会增加,储采比也会增加。拉丁美洲是今年的完美例子。从图2还可以看出,虽然世界石油每年都在生产,但总储量仍在增加。因此,储采比也是动态变化的。如上所述,储采比是反映储量和生产年限的重要数据,但并不是绝对的。然而,随着石油生产已经超过100年,发现新油田的机会越来越小。现有资源可以逐步转化为储备,但有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石油保证至少可使用50 年。

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石油储备战略的意义)

根据目前的能源消耗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全球石油大概可以使用200年左右。

据科学家推测,现有石油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还能使用150年左右。如果过度开采,这段时间就会大幅枯竭。

别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根本用不完。未来百年的某一天,当大气碳浓度达到临界值时,末日就会到来。我们怎样才能利用它呢?

五万年

使用到2050年

绝对不会超过100岁

世界上还剩下大约一万亿桶石油。如果不开发新油田,这种石油只能使用约44年,大概是公元2048年左右。

石油实际上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它的再生需要很长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未来科技会更加发达,人类会寻找其他资源来替代石油。未来取代石油的东西可能是可再生资源。

从全球来看,肯定不会超过100年。有些国家可能仍然可以使用它相当长的时间。

地球上的石油还能供人类使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些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使用30至40年,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可以使用100至200年。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到来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得出结论认为,未来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充足。未来20年左右,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会在21 世纪保持石油供应良好,但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普遍假设的要早得多。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世界燃烧的石油比截至该年人类石油燃烧的整个历史还要多。”这位教授认为,自石油时代开始以来,世界已经燃烧了大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有1 万亿至1.6 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按照目前世界石油消费速度,1.6万亿桶石油将在60年左右耗尽。而且,世界石油消费速度并没有停滞,而是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已达7100万桶,每年以近2%的速度增长。按照每年的增长速度,到2010 年,世界将消耗掉经济上和技术上易于开采的石油总量的一半。尽管地质勘探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新发现的石油储量却大幅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耗与新发现石油的比例为4:1。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将面临石油危机。本世纪,世界主要依靠丰富、低价的石油来推动经济发展。如果石油枯竭,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 《中东新闻》认为,截至1997年底,石油开采量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动荡的20世纪70年代开采的。据一些保守估计,石油储量不超过8300亿桶。有报告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为9950亿桶。目前,全球每年消耗240亿桶石油,但新发现的石油却越来越少,每年仅50亿桶。中东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据美国石油工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原油储量不足2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的时间不超过95年。 2050年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煤炭。后来到2250年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耗尽,化石燃料的供应也将耗尽。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策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2012年12月,瑞银发布了最新的全球油田现状报告,同时还公布了全球现有石油储量前10名国家的最新排名。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8万亿桶,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费水平,全球石油还可以开采46年。但我建议你不要相信。 1980年。

我不明白发帖者问的是:已开发的石油储量,还是地球的石油储量。我单独回答:全球石油储备已达到创纪录水平,足以满足60天的需求。据目前已证实,地球上石油的可采寿命不超过95年。但我觉得还远不是这个数字,因为地球70%的海洋,海上石油正在逐渐被开发,而且北极由于气候变暖正在融化,北极冰雪正在融化,北极资源储备极其丰富。现在一些国家开始占领北极并获得采矿权。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

目前,全球石油储量有多少仍是未知数。毕竟,我们还没有发现地球上所有的石油,有些石油还在继续探索。随着工业规模和汽车数量的不断上升,到2020年,全球可用石油量将迅速下降。但到2030年和2040年,情况也可能出现逆转,因为一些海底石油或极端地形的石油可能最终会消失。被探索。不过,有人推测,也许10年后,石油就会枯竭。无论如何,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替代或缓解石油供应压力。目前鼓励国产汽车品牌走新能源路线,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补贴。这也是原因。石油生成的原因: 1、生物生油理论(罗蒙诺索夫假说):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在今天发现的油藏中,最古老的油藏已有5亿年的历史。长年累月。但侏罗纪时期也产出了一些石油。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中,存在过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动植物死亡后,构成其尸体的有机物继续分解,与沉积物或碳酸盐沉积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随着沉积物不断积累和增厚,温度和压力升高。随着这个过程的继续,沉积层变成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炭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质经过长期压缩和加热而逐渐形成的。根据这一理论,石油是由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的尸体转化形成的。 (陆地上的植物通常会形成煤。)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这些有机物质与淤泥混合并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高温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变,首先形成蜡质油页岩,后来又退化为液态和气态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因此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入上方致密、不可渗透且本身多孔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在一起的石油就形成了油田。石油是通过钻探和泵送从油田获得的。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石油窗口”。如果温度太低,则无法形成油;如果温度太高,就会形成天然气。事实上,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因为即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转化为石油,产生的石油量与地球上已探明的储量相差太大。 2、非生物石油形成理论:非生物石油形成理论是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拉库德里亚夫采夫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地壳内已经存在大量碳,其中一些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自然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着岩石间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生活在岩石中的喜热微生物引起的。这与石油本身无关。这一理论在地质学家中只有少数支持者。一般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不明原因的油流入,但这种现象很少发生。

约30年

中国说能长久就多久,中国就是爷爷。

根据石油专家此前的计算,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使用40-50年。然而,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教授去年11月提出新理论,断言“距离石油耗尽还有500年”,震惊了所有人。石油起源于古代生物遗骸的“有机起源说”已被普遍接受,并在中学教科书中有所描述。但戈尔德教授在“无机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层地下可燃气体说”,认为石油并非源自生物,而是来自地下100-300公里深处的甲烷。研究表明,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结构最简单的是甲烷。戈尔德表示,地球深处的甲烷在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就被封存在地球深处,在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就已经存在。这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尚未证明生命存在的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中含有甲烷等碳氢化合物,而坠落到地球的陨石中也发现了碳氢化合物。他认为碳氢化合物可以在地下100-300公里的温度和压力下稳定存在,甲烷等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的碳氢化合物。在这种状态下生成的碳氢化合物沿着岩石的狭窄缝隙上升并聚集在地表附近,从而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田。戈尔德教授受瑞典政府委托,在瑞典圆形地带挖了两口深度分别为6700米和6500米的油井,其中一口井回收了约13000升石油。这一结果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的担忧。但许多研究人员指出,回收的石油很可能是挖掘项目中使用的润滑剂泄漏而混入的。即使没有混入石油,从油田中回收的量也太少,不值得开采。因此,他们对“地下深处可燃气体说”持否定态度。戈尔德教授认为,产量虽小,但产出石油却是事实。日本弘前大学教授氏家义博表示:“对于石油的起源,目前有机成因论中的‘干酪根说’有绝对的支持,但无机成因论对于分散碳氢化合物的成因也有说服力。”根据戈尔德的理论,由于地层中的石油开采后会被从地球深层升起的石油重新充填,石油储量将大幅增加,可使用500年。专家认为,判断戈尔德教授的理论真实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挖一口100公里深的井,这在目前的技术下还不可能实现。

相关资讯